一、个人基本情况 姜会林教授1945年7月10日出生于辽宁省辽中县,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现任长春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。 主要学习经历包括: 1964.7-1969.7,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,精密仪器设计与工艺专业,本科。 1978.10-1981.12,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,光学技术与仪器专业,硕士研究生,师从薛鸣球院士。 1983.1-1987.4,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,光学专业,博士研究生,师从王大珩院士。 主要工作经历包括: 1970.8-1978.10,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,教师。 1981.12-1983.1,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,教师。 1987.4-1989.3,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,副研究员。 1989.3-1996.12,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,教授、副院长。 1996.12-2002.5,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,教授、院长。 2002.5-2006.1,长春理工大学(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),教授、校长。 2006.1-至今,长春理工大学,教授、学术委员会主任。 二、主要学术成果: 姜会林教授长期从事光学技术研究与工程研制,是我国应用光学专家。曾任国家“863”重点项目、“995”重大专项、总装重大探索项目、“973”重大基础研究等项目组长,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。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,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(均排名第1),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,省部科技一等奖9项,在国庆50周年阅兵中荣立三等功1次;获授权发明专利52项;发表学术论文291篇(四大检索收录183篇);出版学术著作9部。 (一)在光学系统设计理论和基础研究方面有两个重要发现,应用效果显著 1.1提出“衍生二级光谱理论”和“用普通光学玻璃校正二级光谱的方法”,提高了光学系统成像质量。 姜会林“揭示了二级光谱的性质”,发现了衍生二级光谱的存在及变化规律,提出用衍生量补偿本征量的方法,建立了理论与公式。王大珩院士在1984年国际光学大会上称此成果是“中国近年来光学设计四项主要进展之一”;成果被长光所、航天502所等多家应用,均取得很好效果。 1.2提出“光学系统技术经济公差理论”和“光学系统总体性能评价方法”,提高了光学系统经济效益。 姜会林提出“以性价比最佳为目标函数,以性能要求、材料特性和加工能力为约束条件,充分利用各参数间相互补偿和概率统计方法,优化求解光学公差”的理论及“光学系统总体性能评价方法”,建立数学模型并编制程序。论文于1988年发表后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收入“里程碑丛书”,列为最新一个里程,在美国出版发行。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。 (二)在光学技术用于武器动态性能测试方面有两项重要成果,军事价值重大 2.1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“火控动态性能测试系统”,对提高武器射击精度发挥了重要作用。 姜会林主持研制成功我国首套火控动态性能测试系统,开创并实现了在运动平台上对火控动态精度的准确测量和评价校正,完成了“三代主战坦克改进型”和“二代步兵战车改进型”等多种新型武器的设计定型,并对参数进行校正,使动对动命中率提高了约15%。成果指标优于美国2009年颁布的测试规程要求。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2012年被总装备部批准入选国军标。经过该测试系统定型的装备参加了2014年“和平使命”五国联合反恐军演和2015年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”阅兵等活动。 2.2主持研制成功“激光压制与报警性能测试系统”,实现了多种激光装备的高精度测试。 姜会林提出了激光压制与报警性能测试的总体技术方案,主持研制成功测试装置(含3个分系统,14个子系统),满足系统级19项、部件级75项指标要求,已用于总装31、32基地等多家单位,为激光压制武器研制提供了依据。2012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。 此外,姜会林任技术首席,正在主持国防“973”项目研究。 (三)在光学技术用于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方面有多项重要创新,特色优势明显 3.1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“机载激光通信系统”,实现高速率远距离双动态激光通信。 姜会林主持研制成功两代机载光端机,开展了船舶、飞艇、直升机、固定翼飞机等平台间高速率远距离双动态激光通信试验,在我国首次实现“地面动中通”和“航空飞中通”。飞机间速率2.5G激光通信距离144Km(误码率优于10-6)高于国外报道的最好水平。2010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,后续成果2012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。 3.2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自由空间“一对多”同时激光通信光学原理,并实验成功。 姜会林发明了以旋转抛物面为基底的多反射镜拼接光学天线,建立了多APT联动控制的动态光学模型,设计了多发多收光学子系统,主持研制成功实验装置,实现了一对多同时通信。2014年通过鉴定,评价为“在国内外首次提出…,具有原创性”。 姜会林带领团队在空间激光通信方面的特色优势是:在国内首次实现强干扰下野外高速率双动态激光通信;在国际上实现飞机间高速率激光通信的最远距离;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一对多同时激光通信。 三、获得主要荣誉称号: 姜会林曾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、国家教委授予“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”;中组部授予“中央直接掌握与管理的高级专家”;教育部授予“全国优秀教师”、中国科协授予“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”,吉林省委省政府授予“吉林省高级专家”、“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”、“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”等荣誉称号。 四、主要学术兼职: 姜会林兼任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、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、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、国家“863”航天航空领域专家委员会顾问、全国武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、总装备部兵器火控与光电应用技术专业组顾问、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。 五、其他贡献: 姜会林已培养毕业硕士、博士和博士后91名。主持创建了长春理工大学的第一个博士授权学科、国家重点学科、国家重点实验室等,还为建设中国光学科技馆等做出重要贡献。 |
|手机版|搜索|焦点光学|光电工程师社区
( 鄂ICP备17021725号-1 鄂网安备42011102000821号 )
Copyright 2015 光电工程师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申明:本站为非盈利性公益个人网站,已关闭注册功能,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网络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如您对某些内容有质疑或不快,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!
© 2001-2022 光电工程师社区 网站备案号:鄂ICP备17021725号 网站公安备案号:鄂42011102000821号 Powered by Discuz! X3.2
GMT+8, 2025-4-3 16:07